刘尚义
作者:世中联 时间:2019-03-05 人气:5016次
刘尚义,男,1942年12月生,贵州大方人,中共党员,本科学历,贵阳中医学院、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、教授,博士生导师,贵州省委保健办聘为资深专家。
1966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中医系,历任贵阳中医学院院长、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,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第三、四、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。1985年获“贵州五一奖章”并授予“四化建设标兵”荣誉称号,1995年被卫生部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人事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,2007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2009年被贵州省卫生厅、人社厅评为首届“贵州省名中医”,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“第四批师承优秀指导老师”,2013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“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”。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,国家中药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,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中西医结合疡科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擅疑难杂症,勤耕临床不辍。在贵州提起刘尚义,业界德高望重,坊间家喻户晓。他擅经方活用,擅治疗疑难杂症,治法强调“平衡阴阳,损有余,补不足,内外修治”。对肿瘤治疗他创新性总结出,手术后未放化疗者,以扶正固本治疗为主,宜用补脾肾、养气血之品;手术放化疗后应益气养阴,滋补肝肾,调和脾胃,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;对无法手术及放化疗者,宜用活血化瘀,软坚散结,扶正固本之品,改善症状,减轻疼痛,提高生存质量,延长生存期。并强调治疗肿瘤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,经方应用不要泥古,当变则变。
善药线疡科,临床屡获奇效。1962年始,师从贵州名医赵韵芬(赵韵芬是“葛氏疡科”第七代传人),系统学习疡科疾病的诊治及丸、散、膏、丹的炼制,善用药线治疗疡科疾病,中医治疗疮疡外科的奇效特色在刘尚义手中发扬光大。
他穷医道精髓,传承仁医博爱。虽已古稀之年,刘尚义仍坚持每周出诊四次,考虑年龄,医院对他每次出诊限号50个,但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。对没挂到号的患者,他总是有求必应,每次门诊总超百人,经常是水也顾不上喝一口。他常对弟子说,“病人远道而来花这么多时间排队,如果我止步于此,哪里对得起病人?”
他通读药学专著,处方药少力专,常用药不超过九味,价格低廉,却药性灵活。每遇病人觉得自己病情重,要求下药重一点,他总是风趣地说“这叫做四两拨千斤,我们今天开七付,旗开得胜怎么样?”只言片语缓解了病人情绪,拉近了医患距离。
承各家所长,国学国医兼修。刘尚义亦儒亦医,酷爱读书,博采众长,勤求古训,幼时喜好文、史、哲类书籍,从医后系统学习中医经典,多年从事中医基础教学,使他对中医理论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他还多方收集全国各地名家中医医案,揣测领悟,对《程杏轩医案》、《王孟英医案》、《张聿青医案》等研究较深,力图在辨证施治上,承接古人遗绪。
他对儒学、易学、书法、国画颇有研究,尤其书法,自成一家,浑然大气。他常教导弟子“学习中医,功夫在书外,要研习国学,感悟国学”。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评价他“博学多才,书法一流”。2007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上,他讲授了中医与易经、京剧、国画、书法、音乐等国学在哲学思维上的共通性,学员无不佩服他国医、国学功底深厚。
弘国医精粹,力推中医发展。执教40余载,刘尚义孜孜不倦,培养人才数以千计。在学术上对学生毫无保留、无私奉献,在生活中对学生平易谦和、关怀备至。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,许多都已成为中医药事业的栋梁和骨干。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“刘尚义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”,目前跟师徒弟中,有本科7人、博士硕士9人、博士后2人,皆学有所成,有的已被评为贵州省名中医。他重经验总结,研究的《康尔寿软膏与杜冷丁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》等课题通过省级成果鉴定,主编了《南方医话》等专著,撰写了几十篇高水平论文。他心系贵州中医事业整体发展,积极建言献策,参加社会活动,开展学术讲座、健康讲座百余场。为贵州乃至周边地区中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。
Copyright 2017 世中联(北京)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京ICP备1802113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