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 EN

登录 注册

世中联(北京)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教学互动 > 岐黄新声
岐黄新声

三阴三阳辨证与辨体质辨病辨证“三位一体”临床思维

作者:赵进喜 时间:2018-06-06 人气:4222次

一、三阴三阴系统论

三阴三阳,俗称“六经”,包括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,《伤寒论》以之分病,以之谋篇,所以《伤寒论》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,即所谓“六经”实质的问题,必须搞清楚。其实,古今医家对六经实质问题,仁智各见,争议最大。综合古今医家的观点,包括经络说、脏腑说、六经形层说、六区地面说、阶段说、八纲说、气化说、证候群说、系统说、综合说等,目前《伤寒论》教材基本倾向于综合说,认为三阴三阳,即六经,是三阴三阳相应的经络、脏腑及其气化功能的综合体,是伤寒疾病不同病理阶段。三阴三阳辨证方法既是辨证的纲领,又是论治的法则。主要适用于风寒外感病[1]。但也有不少医家,尤其是“经方派”医家多认为: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的适用范围,包括各种外感热病,并不限于风寒外感,“六经钤百病”,认为六经可以统摄内外感内伤多种疾病。那么,三阴三阳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?若要得到正确的答案,还需要基于中医学的起源以及基本思维特点来探索。

什么是中医学?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先人方明的,基于“天人相应”整体观,以“以外揣内”的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,采用天然药物或自然手段,针对人体疾病进行个体化防治的知识体系。既有科学的内涵,又有文化的特质。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所以被习近平同志称为“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”。而中医学的起源,主要是我们先人在与疾病做斗争过程中长期经验与观察所得,也源于原始的人体解剖,同时又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巨大影响。众所周知,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,实在春秋战国到两汉。限于当时的条件,中医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,只能通过疾病外在的表现来分析内在的病机,就是基于“有诸内,必形诸外”的思路,采取“以外揣内”宏观观察的方法认识人体与疾病。同时,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,更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,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其中,受五行学说影响,古人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归纳,就形成了脏象学说,把人体生理功能划分为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。并由此派生出脏腑辨证方法。而阴阳学说,除了《周易》所谓“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的“两分法”以外,《道德经》还有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的“三分法”的哲学思想。古人基于此哲学思想,针对人体生理功能,而归纳其为为三阴三阳六个系统。由此便有了三阴三阳辨证方法。所以我们说三阴三阳是根据阴阳多少而划分的,古人在所谓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哲学思想指导下,对人体生理功能所进行的不同藏象学说“五分法”的另一层次的划分。也就是说,三阴三阳是人体六个生理系统。与五脏五系统一样,生理情况下,三阴三阳各系统各有各的功能,但又互相联系;病理情况下,三阴三阳六系统,各有各的病变表现。一定条件下,三阴三阳六系统病变,又可以互相转化。此三阴三阳六系统与五脏系统,既有关系,又有区别,不能等同视之,或以此代彼。近现代医家受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病理学影响,比较普遍重视脏腑功能与脏腑辨证,而忽视三阴三阳六系统生理功能与三阴三阳辨证方法,已严重影响到中医原创性临床思维。对此必须给予应有重视。

上一篇:皮肤科中医临床思维的特点

Copyright 2017 世中联(北京)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 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  备案号:京ICP备18021131号